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民国墟烟 > 章节目录(1/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48202/

第五十三章 闲话家常(1/2)

城,冷清了许多。一脚落地似觉些寒意袭来,上一次回来远不是这样。才仅仅过了一个夏,三月之余,莫感人去城空。拐入街巷,急匆匆往家里赶去。/p

在镇上曾听得一些城里发生的闲言碎语,报称:县城遭遇日机轰炸,死伤二百余人左右。一路所见,未见房屋倒塌之痕迹,印象如故。于是有意多绕了几条巷子,一探究竟。这样的行走壮举,无非是为了验证一下传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明白了政府在税和捐的问题,借助媒体之笔造势多收上三五斗的苦衷。抗战,动员民众,出一兵一卒,一车一马都得说钱。不易。/p

此前,省城那边有乡绅秉笔上书南京国民政府,陈述本省当局苛捐杂税之过重。后经中央政府复饬省署,责令豁免。此乱相仅收敛了不足三年,今借势,苛杂的势头又燃了起来。/p

而新闻记者的道听途说,在一个地方杜撰另一个地方听来的故事,有悖职业道德,与正义无关。看似直书文字上的叙述,可形成的思维画面,依然显示过于血腥。/p

路上,离家几近,再拐一条街就到了。管片的王巡警不知从哪家院落跳了出来,一相遇,不得已,多说了几句。这些人虽自小长大,街邻街坊的,可一穿上那身衣服就不能得罪。说是为几条街办事不一定真实,但惹上了坑你百分之百实在。/p

“几时回来的?”王巡警问。一出口,就像审问犯人似的,很职业化。/p

“刚进城,还没回家。”陆得祥说。因是住在一街,从小又熟,说话也就不那么客气,反问:“你这是才干完好事,还是在为民巡街呢?”/p

王巡警至今还未完婚,又喜欢女色,目的无非找一上心的姑娘做老婆。如果说王巡警的人品差些,一具体也说不上什么,可就是少些人缘儿。年岁大了,成不了家,但根的排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p

“吃这碗饭,背得起这一方平安。”王巡警说。“假如你管的这片,今天这个院子被贼拿了去,明天那个宅子又丢了些什么?那还要我这个巡街的干啥?不如人家养一条狗看门,你说是不是?”/p

“话是这么个理,也不必过分作践自己。如今虽说世风日下,不比从前了,但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陆得祥附和着。/p

打从记事起,方圆一城,就少有听说过哪个院子进了贼,或哪家被盗了什么家什钱财;最多也就偶尔的来个了白的,进家编一套谎话,骗点儿吃喝之类的。城的民风安好。/p

“哎,”王巡警叹了声气,说:“今儿干这活儿,如履薄冰,一不留神,这身衣服就穿在了别人的身上。那时,你说吃啥,难啊。”拍拍得祥的肩膀,一副大爷的做派,去了。/p

望着王巡警的背影,陆得祥感叹,咋人一穿上这身皮,就学的钻头觅黑楞儿似的,连个人样都没有,油滑的很。/p

街面泠泠清清,每次回来,陆得祥总有一种久别故乡的感觉。这一次没有。因为战争的恐惧,街面的闲人都躲了起来,有人也是行色匆匆。/p

回到家,一家人其乐融融。这几年,除了过节,难得有这么一次团聚。还有见过面的顾先生,今天也没有去县府尽职,窝在家里做学问。以顾先生的智慧,大概摸到了当局的短肆。/p

陈老太太闲话说起,前一段时间,顾先生尽往城外的防空壕跑了。这几天,城里的人跑的少了,政府的人也少有坚持,一赋闲,没了头绪。昨天顾先生还说,这局面,衙门不像个衙门,职员不像个职员,一个个就像没头的苍蝇,连撞得地方都找不到。一憋气,闲在屋里,到现在也不想迈出家门半步。/p

陈老太太说:“得祥,你去南屋请顾先生晌午过来,一块儿吃顿饭,省得自个儿开伙。你回来了,陪顾先生聊聊,冲冲冷清。”/p

陆得秀一听,说:“姥姥,这事交给我吧,不用我哥去。”/p

陈老太太无奈一笑,“小的时候,一出生,以为你是个带把儿的,一看,丢了,到现在还捡不回来。”/p

陆得秀崇拜顾先生,无需细言。时间久了,连陈老太太也称道,顾先生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知书达理,又有学问,和这样的人做房客,有一天也会学为先生的。/p

顾先生有一句话比较中听,做人做事不可能谋划的那么周详,只要心正,一步步走下去,然后再慢慢地打磨。有时顾先生也在埋怨政府做事的随意性,有些事情筹措了好久,费人费心,还没等开张,就忙着打烊。这样的无厘头官样文章,眼下渐渐多了起来,隐隐觉得,顾先生有忧苦的一面。/p

陈家仪叮嘱:家里面说下的事情不要到外边随意放言,这个时候不比从前。说漏了嘴,收都收不回来。/p

让顾先生过来一块儿坐坐,举因是得祥难得回来一次。陈老太太的安顿,还是让陈家仪很注意些细节。一日三餐总要比平时多添上道菜。邀请顾先生,虽然时间匆忙些,但烹饪的习惯不得不留意做的更细致些。/p

陆得祥拿着折子跑了趟巷外十字街角的纸铺,以记账的形式采买回些午时膳食的备品,还有几样时令蔬菜和豆制品什么的。提了满满的一小篮子回来,看着就丰富。/p

折子,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便于携带,易于书写,折叠起来用于记账的小册子。是商家和近距离收入相对稳定的人家,以赊欠交易的形式建立起来的记账诚信凭证。平时记账,年底结清。在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闲话家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