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民国墟烟 > 章节目录(1/1)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48202/

第三十六章 县城的局势(1/1)

城的乱象让许多人没了主意。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顺其自然。“与城共存和与城共亡”这是政府的正确言说。不言说的是民众自己的生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p

回城一月有余,县城的紧张远不如乡村的宁静。飞机一来,人心还是被揪的紧紧,时间一久,人的疲惫,一放松,慢慢地浮夯下来。但城的躁动和不安仍时有起落,好在县府落实国民政府守土抗战之决心的得力,兵修御敌工事,民筑防空一穴,这样的努力在县城热闹了好一阵子。只闻狼烟四起,不见烽火三月,以为眼下的时局安全了。传来警报呜响,也不急于下防空洞,全以为是一次重复的演练。/p

忽一日,日本人的小飞机在县城的上空转游了好几圈儿,一个俯冲往县城的一南一北投了两枚炸弹,城南的炸塌了防空洞口,一家七口人被捂死在里面;城北的掀翻了门楼子,一对自由相恋的少男少女被炸的血肉模糊,死了手还拉着,家人按照乡俗的礼规,举行了阴配。这下和日本人的仇算是结定了。/p

有人戏言,如果这枚炸弹的落点往西偏一度,穿过一条马路,落到营坊街,热闹就没那么轰动了。/p

县城的暗门子多集中在营坊街,也是为了生计,没有哪一个生来就喜好出卖色相的。这些暗门子做的都是熟人熟脸的生意,也有不熟悉的,第一次,熟客的介绍。进了门,得先讲好份钱,过夜还是不过夜,怎么个玩儿法,交了钱,才能上手。如果文明,以后的路自然就走的顺当,常来常往,钱不钱的就看的不太重要。人一熟,哪个来了,侍候的到位一点,也不会给的太少;如果太野蛮,没了情趣,就是一回子买卖。暗门子,也是很讲究规矩和情义的。虽说做这等营生,也不觉得低下,一个人一个活法,都是为了挣钱。但言钱又觉得俗气,这的看人,不能像做政府人似的,除了弄钱和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就没什么正事可干。/p

鉴于此,县府深感对民众指导防空组织的不力,又羞于启齿承担自己的过失,一纸公告,由城内防空移步城外避难,旨在安全。/p

两枚炸弹致命的残忍,影响于社会和报业间的游走,逐步渲染之发挥传播,轰炸的范围和死伤的人数有的速增和扩大,在政府和报业共同的张力下,得到了广泛的升级。边城的存亡绝续,在有仓广场的集会和记者手书的报端,似一盘散沙的县城,第一次有了民意的凝聚。挖洞防空,全民抗战,原以为政府的号召是正确的,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一回事,细一回想,政府的正确有时也是愚不可及的。/p

曾文贤并未十分欣赏和赞同政府一纸命令号召挖洞防空的行为主张,院落西南一间闲屋用于冬日储藏蔬菜的砖碹地窖,即便此,也是防不了空的。只在窗的玻璃间贴上米字条,有了一种战时的氛围,谓之庭院的抗战。/p

据闻城南史家宅一处四合院的房东,倾其家资,耗银五百大洋,在院中深挖数米,用洋灰,青砖碹顶而成,再将百年青砖漫还原处。防空地道的进口选在南屋的地灶,灶具是请人专门设计浇铸的。开启是地道口,合闭是灶间炉,现代而洋派,又不易被人觉察。出口及通风口连接在碾房的磨盘下方,既隐蔽又安全,这样的气度,少有人附比,称得上一件抗战孤品。一处好的四合院卖价也就四五百大洋,一时的恐惧心悸炫示,仅此。最终也没有配上什么大的用场。/p

晚近之日,晨光熹微时,街面尚有了启程急于往南赶路的逃难人。携家带口,车马一行。据天津《大公报》的记者撰文称:在逃往省城的路上,沿线的军用汽车和马车造成路的堵塞,入得县城又见满街死色,与省城气象相比,殊矣。/p

以还,十字街角烧饼铺的掌柜已将第一炉的烧饼出鲜,酥软微黄,散发着面食的麦香。乱时的生意只能在一早一晚间谋得,小摊小贩的出摊也在此间。在太阳初升落在庭院的屋脊,浮光于窗,从曲巷小院走出的男男女女,或老或少,懒懒拐入正街,再朝向距离最近的城门方向走去,随即隐入田野沟壕。/p

政府对民众的疏导,无序而散乱。相比而言,县府的公职人员就比较有序的多。晨间,披着朝阳,三三两两,迈着八字步,有条不紊地朝城南的防空隧道走去。有的手里提着馒头,自家发面蒸的;有的是在烧饼铺买的那种,一分钱一个发了面炕好的白皮饼子,如果想吃的滋润些,用刀从中间划开,夹层肉,蛮香的。/p

进入防空壕,一呆就是一天。伏于隧道,避机躲难,从早间天亮离家,捱到日落,才抖抖身上的余尘回步城内。晚间还将赶到县府忙于公文的处理交办。有些事不得不亲力亲为,一忙,又是夜半,着实辛苦。/p

入夜,街灯亮起,才是县城从死气转向生活的开始。/p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县城的局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