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校园小说 > 民国墟烟 > 章节目录(1/2)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248202/

第三十一章 采买事宜(1/2)

面对时局的多变,陈家仪的选择不外乎一个铜板的两面。突破常规,往往需要足够的勇气,有时,就是一种冒险。从另一角度讲,这样的选择,虽无奈,兴许是最为值得的一次采买探路。/p

待陈家仪在母亲的房间坐定,安草堂的自家掌柜陈济仁己和陈老太太说了好一会儿话。/p

陈济仁原是安草堂的一名伙计。从最初的打杂做起,到站柜台拉药斗子,以后又是打理药材的采买,中间的十几年一直跟随着陈安甫行医。誊誊方子,有时也把把脉,陈先生的医道和医德学到不少,慢慢地也能独档一面了。/p

从安草堂开业伊始,陈济仁就守约诚信,把安草堂视店为家,一路走来。无以另谋开诊,即便是日后自已的医术精湛起来。陈安甫一直把他当家里的人一样看待,如似亲子。/p

陈安甫故去,因是本家的缘由,陈家仪按照父亲的本意,把安草堂交给陈济仁打理,还在同业公会谕以明示。/p

在县城,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民间公会,即便是拉洋车的也有这样的组织。举荐会长,再推主事,在社会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目的,主张权利,就事论事罢了。自民国以来,仅行业公会就有四十余家。/p

陈济仁的转身,确实让局外人不解,过后,也就顺理成章了。东家不变,掌柜的仅是出资者的一个代理人,奉命掌事。就如一国之民众把管理权交给自已选出的政府一样,按照民众的意志,把国家管理好。但在现实的社会中,有时也不排除逆子的出现。/p

陈济仁接手后,安草堂的人脉比以前还要旺达些。这让陈家很舒心。陈老太太曾一板一眼地说道:“家仪看人没有走眼。”/p

为此,陈家为陈济仁又多顶了半股生意。顶生意是坊间的一种说法,也是早年商家流传下来的经营之道。商家的股本分为财股和身股,财股为现金出资者的份额,而身股为没有出资者;以年限和业绩论股,由出资人定夺。有的顶了一股生意,也有的只顶了几厘生意。身股和财股的不同之处就是分盈不分亏,而财股则盈亏兼负。到了年底或跨年结算时,分红是一样的。有雇佣者的商家基本上都遵循着这一规则,少有吃独食。/p

陈济仁在安草堂足足顶了两股生意,每月还有薪酬支付,这在县城里的众多商号并不多见。/p

一般商家的经营利润多为十至十五之间,少有超出这个指数。虽说进出的差价由商家自定,但黑了心的钱,没有哪个生意人肯赚。贪的罪孽不会自己去累积。如若提高了差价,多赚了钱,行业的自我约管和良心的拷问,生意就很难再做下去。这是做人的底线。/p

从民国以来,生意人依然秉承着这一祖德。政府的税收一直为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和印花税仅此两项,有的只是捐,这似乎成为钦定的铁律,和着社会的认同延续自然。如若政府死死盯住纳税者和百姓的口袋,贪的无厌地课税,其好日子就为时不多了。/p

陈济仁为陈家仪沏了杯茶。问:“大小姐几时回来的?”这样的称谓从陈济仁进安草堂后就一直没有改口,好像一改口,别人的眼晴就会闪出异样的猜度。虽说陈老太太多次提醒,按辈份论,应叫家仪姐,但喊顺了口,还真不好改。/p

陈家仪说:“昨晚进的门。”又补充道:“走了十几天,这城里竟显得生疏起来,刚进门还真不习惯。”/p

陈济仁说:“都在忙着挖洞防空,前几日才消停下来。现在又让人出城疏散,白天城里连人都看不见。”陈济仁又告诉陈家仪,安草堂也挖了洞,又在后院的一间房内做了堵夹墙,防备着用来储藏些名贵的药材。/p

陈家仪点头称是,聊了一些家常。/p

陈老太太端坐在暖炕上则说:“济仁来是和你商量一下去安国采买的事,你俩合计一下,自己拿个主意。”/p

自从陈安甫走了以后,陈老太太就把家中的大小事情一并交给陈家仪打理,自己一心向佛,不问庭院之事。/p

每年的春秋两季去安国采买药材在业界是约定俗成的时间,尤以秋季更耽搁不得。有时,隔几年还会走的更远一些,去东北或云贵那些地方,采买的多是些名贵的中药材。今年的时日不好,偏偏碰上这么个年头。/p

沉默了许久,陈家仪说:“济仁,还是你拿个主意吧。”陈家仪的想法,既然安草堂交给了济仁打理,这个主意还的他拿为妥,虽说自己可以一锤定音。/p

陈济仁思忖了片刻,似乎早以胸有成竹。担忧的是什么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往年的采买顺风顺水,今年的时局只能撞大运,不妨赌一把。为这事,陈济仁还打了一卦。卦爻是借了陈家仪回家的时辰起的卦。卦意还不错,采买的事值得一赌。/p

借陈家仪之名起卦,这还是头一回。因了算卦人的说词,这件事,玩的再大也不会沉船。这让陈济仁很有信心。他相信大小姐的命。/p

陈济仁说:“我有个想法,往年我们只是自己采买,今年何不代理一些别家的药堂一并采买。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可以搞的大一些。若发生意外,仅是多交一些过路费。我己经仔细核算过,风险是有,但把握还是大些。”/p

陈家仪听了,不觉一怔。忧虑的不是失钱,而是意外,这意外主要来自时局。她摇摇头说:“不妥。”/p

昨晚回来,陈家仪就听说百里之外的邻县己被日本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采买事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