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手机版首页搜索小说

69看书网手机版(繁体版)

m.69kshu.win

首页 > 历史小说 > 超级科技强国 > 章节目录(2/3) ()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69kshu.win/10003/

第二百四十九章 苏联的耻辱与愤怒(2/3)

“1939年1月11i,我情报人员发现中国空军在蒙古的数个空军基地有异常的起飞降落,后,情报部门判断为中国人的战备训练,对此失去了戒备,随即,中国空军秘密聚集到库伦一线,通过库伦机场,对我前线机场实施了黎明时分的突然毁灭xing轰炸。在之前,由于中国人准备隐秘,单纯地调动空军,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中国人可能进行大规模空袭的情报。”

“1939年1月15i,中国国防部部长蔡锷亲自召开重大新闻发布会,向近百名记者公开了大量的证据,宣布苏联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中国进行了有效反击。

同i,中国国务委员,最高权利委员会副委员长,卸任的国务院总理,中国的第二号权力人物,孙长庆会见i本代表团,明确提出中i双方在远东地区拥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并明确表示支持i本增加在朝鲜的驻军人数。

同i,中国政务院总理周国来约见德国驻华大使、美国驻华大使,就中苏关系,中苏边境战争等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中国人试图获取德国和美国人的支持,并达成了某种意向xing的协议。”

“1939年1月下旬,中国xin jiang兵团,东北jing备区两地部队jing锐向中苏边境大规模调动。同时,据信有至少一个中国坦克军,数个机械化师,近10个步兵师,数个空军师调入了蒙古境内。在蒙古境内,靠近我边境方向,中国人正在紧急修建数个大型机场,预计到2月份就能基本投入使用。”

“昨i,德国z fu向我们重申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神圣不可侵犯,但是美国人却明确表示,一旦中苏爆发战争,影响了中美贸易,将对美苏间的贸易进行制裁。”

情报的汇总成一个沉甸甸的事实,中国人正在准备和苏联展开一场大战。

贝利亚说完,斯大林放下手中的大烟斗,说道,“中国人刚刚宣布扩军100万,数个边境jing备区进入战备状态,并召见我们大使,抗议我们的侵略,中国表示,如果我们继续扩大战争规模,中国将不惜全力与我们在多个方向上开战。”

贝利亚心里微微一惊,大多数情报回国,都会先到自己这里,可现在看来,斯大林或许还有另外的秘密部门。

“我们做好与中国人全面开战的准备了吗?”

斯大林向总参谋长和回国述职的铁木辛哥问道。

铁木辛哥:“斯大林,如果与中国人开战,那么我们将面临至少两线作战,甚至可能是三线作战。按照情报来看,东南亚地区已经很难满足贪婪的i本人,他们近四百万规模的陆军,一旦得到中国人的默许,超过四分之三随时可以投入远东地区。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资源,早已让i本垂涎。

而且,一旦中苏战争全面爆发,芬兰方向的战争问题不大,但德国人却很可能采取行动。”

“铁木辛哥同志,我们签订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贝利亚反对道。

“贝利亚同志,条约从来都是拿来撕毁的,想让德国人遵守条约的前提是,苏联在西线的数百万大军,一动不动地待在那里,而一旦他们被调去了中苏战场,我以自己的军衔保证,德国人一定会加快侵略苏联的步伐。”铁木辛哥是少有敢于在斯大林面前直言的人之一,他进一步说道,“斯大林同志,虽然我不是特别清楚中国人的军队力量,但是,至少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场由我们挑起来的边境战争,虽然他们采取了可耻的反偷袭,但是,一旦中苏全面开战,我们至少将投入数百万的部队与中国人开战。或许还不够,以他们的人口和工业规模,经济规模,至少能够武装起上千万的部队。如果再加上i本人,我们将面对蝗虫一样的中i大军,他们将试图最贪婪地抢走整个西伯利亚,整个远东。”

斯大林沉思良久,不愠地说道,“收起你的那套德国威胁论,他们不敢向我们发起进攻,除非我们主动进攻他们,芬兰才是你应该关心的。即便中苏交战,芬兰方面也将确保胜利。梅列茨科夫同志,你的意见呢。”

梅列茨科夫敬礼说道,“斯大林同志,中苏方面一直不是我们的防御或进攻重心。我们在xin jiang方向,远东方向,甚至是蒙古方向,都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虽然中国人可耻地偷袭了我们,但是,他们的交通比我们更方便,在多个方向都可以快速地发起进攻。他们的jing锐部队,有一半都布置在北部,必要时,在一个月内,他们能动员至少200万人投入战争。

而我们至少也要半年才能投入200万人参战。第一批的参战部队,不会超过120万人。

最关键的是,从这场边境战争暴露出来很多问题,我们在飞机、坦克方面已经处于劣势,或许是从德国或者美国方面得到的技术,中国人的飞机和坦克xing能极其出se,一旦中国人在边境集结超过1000辆坦克,超过1000架飞机,我们大约,大约要准备两倍的数量,才能确保平衡。

而且,西伯利亚最寒冷的寒冬即将来临,中国境内的气候则要好很多,我们面临严峻的气候困难。”

如果不是刚刚得到过情报部门和军事专家关于中国人新式武器的评论,还有前线回来的详细战报,斯大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些数据的。

“最重要的不是战争如何进行,而是战争对于苏联有什么好处。我基本同意铁木辛哥同志的意见,如果我们与中国人开战,那么,很可能德国人会改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九章 苏联的耻辱与愤怒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